贵州人都爱吃啥?
酸汤鱼、丝娃娃、折耳根、老干妈……
贵州的美食琳琅满目,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酸、甜、苦、辣 样样齐全!
哪一种是你的最爱?
《中国国家地理》 旗下公众号“地道风物”
最近介绍了 贵州十大美食,
还说“把隔壁省份的小孩儿都馋哭了”
到底是哪十种贵州食物这么诱人?
一起来看!
▲ 丝娃娃是贵阳女生的最爱。20多种素菜里,少不了折耳根。图/截取自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
酸汤
酸汤,苗族的味道,更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味觉名片。
▲ 无酸不成苗。摄影/陆宇堃
▲ 黔东南的酸汤存在多种不同的味型。除了最常见的用糯米汤发酵制成的传统白酸外,明清时代西红柿传入,用野生小西红柿(毛辣球)做的红酸汤味道更香浓,也广受欢迎。摄影/赖鑫琳
▲ 贵州有嗜辣的传统,在雷公山一带流行把腌制的糟辣椒与酸汤混合食用,俗称糟辣酸。除此之外, 在黔东南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带的一些地方,还有更加奇特的制酸方法:腌酸。 摄影/赖鑫琳
牛瘪
牛瘪,我们的黑暗料理,贵州的私房美馔。
▲ 黔东南最奇特的美食——瘪, 瘪是一种菜肴,经过精心过滤、熬煮并辅以多种香料制成的瘪汤一般用来炖牛肉,也可以直接喝。摄影/陆宇堃
▲ 新鲜的牛瘪有浓重的腐腥气味,有经验的厨师会在烹饪时加入多种不同香料以遮盖不良味道,同时激发出一种鲜香。 摄影/陆宇堃
▲ 据说有肠胃保健功效,来一口吗? 摄影/陆宇堃
▲ 生牛瘪。 摄影/陆宇堃
遵义羊肉粉
这一碗粉,真的绝了。
▲ 吃了羊肉粉,一整个冬天都不冷。 摄影/陆宇堃
▲ 对于羊肉粉来说,一碗好汤很重要。 摄影/陆宇堃
鱼
贵州的鱼,配上贵州的辣,成为多少人心中的美食NO.1。
▲ 遵义坐享赤水河、綦江、乌江三大水系,鱼鲜资源相当丰富,相较于黔东南那种用红酸、白酸的鱼,本地人更喜欢吃以糟辣椒做底的。摄影/韩诗扬
▲ 酸汤鱼是苗族的传统美食,需要去稻田里捕捉最新鲜的稻花鱼,经过很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,再配以各种辅料,就成为了一道舌尖上的美味佳肴。摄影/参赛用户130****4906
▲ 烤着吃。吃在贵州,辣椒和鱼,是密不可分的味觉组合。摄影/陆宇堃
糯米
糯禾,饭桌上的图腾,千古传承。
▲ 糯米是黔东南侗、苗民族的主粮。千百年来,人们能在这片并不丰美的土地上代代繁衍,糯禾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居功至伟。摄影/旷惠民
▲ 在从江县,糯米糍粑上用天然植物燃料点染了五彩的花饰,看起来漂亮又喜庆。 摄影/旷惠民
▲ 贵州不少民俗活动中,都有糯米的存在。图中是新房开工仪式用到的糯米、鸭蛋,生血。摄影/旷惠民
红肉
牛羊肉、尤其是腊肉,在这里,变得丰富多彩,更成为当地人不可或缺的情感记忆。
▲ 羊肉火锅是贵州很多地方的特色。摄影/朱锐
▲ 羊肉不腥还很鲜,要配糟辣椒,干辣椒,辣椒面三种蘸料吃。摄影/朱锐
▲ 贵州乡村晒腊肉。图/图虫·创意
酸
几十上百斤的酸辣椒,是遵义人的家庭必备。
▲ 不同于绝大多数地区,遵义人制作酸菜,不加任何调料,仅将菜用水汆烫后,放入坛中让其自然发酵,几天后取出,夏天用来就粥,极为酸爽。摄影/韩诗扬
▲ 酸,算得上是遵义人除辣外最喜欢的味道,在汇川区的各大菜市场中,不同种类的酸味腌制品极为常见。光是酸制的辣椒便有糟辣椒、泡椒等多种。摄影/韩诗扬
▲ 黔东南的酸食不仅有酸汤,腌酸菜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。摄影/陆宇堃
辣
“贵州落雨如过冬”,而辣椒刚猛热烈,正是除湿驱寒的好宝贝,贵州人自然不会放过!
▲ 遵义汇川菜市场的辣椒摊位。摄影/韩诗扬
▲ 糟辣椒是汇川人尤为爱吃的酸味腌制品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常备着两坛,既可用来炒菜,也可用来下饭。摄影/赖鑫琳
▲ 请你数一数,这辣椒面就有几种。摄影 / 朱锐
木姜子
在贵州,木姜子和折耳根,是万年couple,拯救了无数难以下口的食材,有着不可替代的使命。
▲ 折耳根和木姜子,一同出现在贵州遵义的早市上。摄影/陆宇堃
▲ 酸水坛子苗寨中的地道酸汤鱼并不穷极讲究,要求的原料不多,但每一味料都有它们不可替代的使命。 摄影/陆宇堃
折耳根
折耳根,学名鱼腥草。贵州人离不开酸辣,也离不开折耳根。
▲ 看看折耳根在贵州早市上的地位! 摄影/陆宇堃
▲ 凉拌折耳根,不同于木姜子,除了当配料,折耳根还能当主菜。图/图虫·创意
▲ 豆腐小吃。 在贵州,以辣椒为食材所衍生的各种佐餐调料,统称为“蘸水”, 折耳根常出现在蘸水 里。图/图虫·创意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