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球独家】每当遇到经济危机时,为何中国选择拉动投资,而美国选择拉动消费

2023-05-17 00:56:15 来源:莎谈史记

经济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,也是决定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, 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,才有更多的能力来解决民生问题。


(资料图)

需要注意的是,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,必然需要经历起起伏伏。就拿我国来说,建国初期的经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,不管是工业基础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十分匮乏,但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,我国的经济逐渐起步,尤其是 进入21世纪以来,我国几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。

不过,就算同处于经济低谷期,不同的国家所做出的选择却不一样。比如 同样面对经济危机,我国一般会选择以拉动投资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恢复,而美国则会选择消费 。那么如此迥然不同的选择,到底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呢?

其实,不管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,还是消费促进经济发展,两种选择都是基于对应的国情来考虑的。而 世界各国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,所考虑的要素自然不一样,做出的抉择肯定也大不相同。

就美国来说, 以消费作为恢复经济的手段,虽然有国情的选考虑,但更多的基于自家美元的霸权地位 。众所周知,美国是世界各国贸易往来的中间货币,尽管在过去的70多年时间里,美元在国际贸易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,但就当今世界来说,美元依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货币,对世界各国都具有程度不一的影响力。

正是因为大多数国家的贸易交易都需要以美元作为结算,所以为了方便国际贸易,美元也是世界各国必备的外汇储备之一。 简单来说,这就好比美元可以对等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货币, 只要手中拿着美元,几乎就可以买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商品。

所以可以想象的是,如果美国出现了经济危机,那么所谓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仅仅局限于国内,同样可以应用于国际。如果遇到更加恶劣的状况, 美国还可以通过加印美钞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危机。

事实上也确实如此,由于疫情的影响,世界经济都变得低迷,而由于美国国内对疫情的宽松管制,所以导致前些年美国被疫情肆虐,经济状况陷入僵局。为了缓解这一现状,美国并没有从疫情这一根本原因入手,反而是 加大了美元的印钞量,从而导致美国国内乃至全世界的美元泛滥。

虽然这一举措在短时间内缓解了美国经济的难题,但美国也因此自食其果,国内的通货膨胀连续多年居高不下。更重要的是, 美国加印美钞的举措还导致其他国家的货币大大受损,影响到了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美国以消费促进经济恢复,其实也有一定的底气,这样的底气, 不仅仅是美元赋予的价值,还有美国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的赋能 。虽然美国人口只有我国人口的不到1/4,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,3亿多的人口还是可以称得上人口大国。

再加上美国是根生已久的发达国家,美国民众的消费能力也是世界有目共睹的。所以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作用下, 美国稳居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。

虽然美国的轻工业相对不足,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大部分都是进口而来,但美国的金融和科技却十分发达。就拿农业生产来说, 美国的耕地面积本就高居世界第一,再加上科技发达以及农业种植的自然优势,所以美国的农业普遍都是现代化农业,每一年的农业产量不仅可以满足国内,还可以大量出口。

反之,尽管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可以排在世界第三,但由于人口众多,人均耕地面积连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都达不到。再加上我国地理形势复杂,所以 很多地区的农业发展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作农业为主。

不仅如此,由于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观念比较推崇节俭,所以我国虽然拥有14亿人口,但14亿人口带来的消费能力却与美国相比有所不及。而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明显看出, 短期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大因素。

不管是几十年前还是现在,国内的短期投资普遍存在,而以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既是习惯使然,与此同时,对于我国而言,短期投资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。

一方面,短期投资可以为地方政府带来大量的资金注入,缓解政府财政支出的状况 。而当政府财政情况处于盈余,那么就有了更多的资金实力来建设基础设施等,从而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。

另一方面, 短期投资可以增加企业活力 ,而在这样的情况下,企业就会加大对人才市场的需求,从而 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,缓解就业难的现状,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。

除此之外,我国素来有着基建狂魔之称,例如高速公路,桥梁,高铁等各种基建项目的能力都是世界各国有目共睹的。时至今天,我国的基建已经成功走出国门,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彩,与此同时, 基建也成为了拉动火锅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。

总的来说,尽管中国和美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一样,但不管什么方式,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,那就是缓解经济窘境。当然,如果从长期的角度来看, 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可能会更加的健康 ,而美国以损害他国利益来维持的发展并不长久,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自我反噬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