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张弛 刘敏 沈军
今天(6月21日)是夏至节气,古时又称“夏节”、标志着夏天的真正到来。
当最近“热辣”的天气遇上黄梅天,此时养生该注意什么?
(资料图)
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(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)刘敏主治中医师介绍,这段时间昼长夜短,气候炎热,加之梅雨天,阴雨不断,除了要顺时养阳,生津避暑外,也要注意祛湿。祛湿切忌吃冰贪凉,要想安然度夏,不妨适当“吃些苦”。
人们夏季往往容易出现精神萎靡、倦怠乏力,食欲不振,身体消瘦等情况。
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、促进血液循环、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,此时如果吃一些带有苦味的蔬菜,不仅能清心除烦、醒脑提神,还可增进食欲、健脾利胃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夏季可食一些苦瓜、杏仁、莴苣、丝瓜、芹菜、莲子心等。
但“吃苦”也有讲究,中医认为苦味食物性属寒凉,具有清热泻火、燥湿通便等作用,属于清泻类食物,故体质比较虚弱者(老人、小孩和脾胃虚寒、脘腹疼痛、大便溏泄的病人)不宜食用。
同时,中医有“苦寒败胃”的说法,苦味食品不宜过量,吃之前建议先吃点东西“垫胃”,否则可能会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胃痛等不适应症状。
夏至,阳气盛极转衰而一阴始生,为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,作息可以晚睡早起,但不要晚于夜间11点,尽量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。
此外,合理安排午休,午休时长并不是越长越好,一般在30~45分钟为宜,以此能有效弥补夜间睡眠不足。
但要注意,睡觉时不宜久吹风扇、空调;使用空调时,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。
夏至时节气候炎热,人的脾胃功能易受影响,导致消化能力减弱。
饮食宜清淡,注重维生素的摄入,这可以帮助机体提高耐热能力。
天气炎热时,可适当摄入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,如绿豆、薏苡仁、小米等。
要注意避免贪食冷食冷饮,以免损伤脾胃。
夏至时节人体出汗较多,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,若心肌缺盐,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。中医认为此时除了要注重补充水分外,还需要食些酸味以固表,食些咸味以补心,如山楂、西红柿、乌梅、柠檬、柑橘等,而咸味食物包括海带、紫菜等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夏至养生可按神门穴。
神门穴位于腕部,腕掌侧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(手腕横纹处,从小指延伸下来,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)。
具体按摩手法为,掐、揉、刺激,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,此手法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,能养心安神,适合心烦、健忘、头晕、失眠者。
讲完夏至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,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(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)沈军中药师还推荐了几款当季美食,快跟着学起来。
黄杞香菇拌凉面
食材:制黄精5g,枸杞子6g,面粉100g,香菇5g。
做法:
1、香菇洗净,与黄精、枸杞一起煮熟,取汤汁备用,香菇、黄精、枸杞另盛备用。
2、面粉加黄精枸杞汁揉团,擀面或拉面成细条状,放入烧开的汤汁锅中,不停搅拌,煮5min,加入少许冷水,继续搅拌,反复多次,关火捞出面条,放入凉水中。
3、将面条捞入碗中,加香菇、黄精、枸杞,倒入芝麻酱搅拌,加适量葱丝、姜丝、蒜丝,加醋、盐调味拌匀,淋少许香油。将适量面汤浇入碗中调匀即可食用。
此面可补气养阴,清火生津,适合夏天汗多不止、口渴烦热、体倦嗜卧者,脾胃虚寒不耐受凉面、气机上逆、胃有寒湿者,不宜食用。
开洋炒茭白扁豆
食材:茭白1根,扁豆、海虾米、盐适量
做法:将海虾米用温水泡发,茭白切丝;起锅烧油,放入海虾米、茭白、扁豆,炒至断生后加盐调味,小火煽炒至熟后即可食用。
茭白营养价值颇高,可补虚健体;扁豆可健脾和中,消暑化湿;海虾米又称开洋,可补益阳气,调理肠胃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苦瓜瘦肉汤
食材:苦瓜1根、鸡蛋1个、淀粉20克、瘦肉100克、姜蒜、葱花和胡椒粉适量;
做法:
1、苦瓜去籽切片加盐加水浸泡15分钟,瘦肉清洗后切成薄片加入料酒、1勺淀粉抓拌均匀后腌制15分钟;
2、姜切成姜丝,蒜切片,热锅中加入姜蒜,爆出香味加入打碎搅拌后的鸡蛋翻炒,凝固成型后,加入开水和肉片煮沸;
3、加入苦瓜煮三分钟,加入盐,撒上葱花和胡椒粉即可出锅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